close

前面談完攝影的三要素:光圈、快門跟ISO之後,
接下來我們來談談" 測光 "這東西。
什麼是" 測光 "呢...?
測光就是決定拍攝時的環境光量有多亮,光圈、快門值需要多少。
而目前的相機測光功能十分強大,幾乎無須我們操心,
相機的測光系統就會幫我們決定最適的測光值。
目前的相機測光系統,大概有三種模式。

1.全區平均測光
不特別區分主體,整張畫面做平均加重計算,
這也是大部分相機自動模式的測光系統。
因為不特別區分主體,
所以會受到畫面中全黑部位、或是高亮度的光源部位影響平均值的計算。
比方說有高光源在畫面裡,
相機會以為現在很亮,但其實亮的只有那一點而已,
所以光源以外的部分拍出來就會偏暗了。
反之,相機以為很暗,
排除暗部位之後,拍出來的就太亮了。
通常我們會進行加減曝光補償。
就是" 加減EV "。
畫面有白的,就作正補償,
畫面有黑的,就做負補償。
PS:一個EV表示曝光量差一倍。

2.矩陣測光
由相機自動判斷主體,然後對主體部分加重計算曝光值。
但是因為各家廠商演算法不一,結果也不盡相同。
雖然稍微比全區測光好了些,
但是過暗或過亮的問題還是存在。

3.點測光
由觀景窗中央一定範圍以內的區域做測光(目前大部分機種的點測光已經可以與對焦點連動),
而後輕按快門鍵鎖定測光值進行拍攝。

想要進一步加強拍攝的技巧,在這三種測光模式當中,
最好能學著適應點測光。
這樣可以更充分掌握曝光結果,而且不會被廠商的自動測光綁死。
想學會點測光,首先最基本的就是找尋畫面的中間調,對它點測光。

舉例來說,假設光圈是F8,ISO是50的設定...
我們要拍攝一張太陽下的建築,
這時候如果對著藍天測光得到1/250(快門值),
而雲朵則是1/500~1/640,建築物陰影部分1/100,
向陽面1/250-1/320,其他物件1/50,
如果用藍天1/250當作拍攝的數據,
雲朵會比這曝光值多約1EV,建築物陰影會比曝光值少約1EV,
向陽面則跟藍天差不多,其他物件會比曝光值少約2EV。
如果寬容度在四格EV的話,也就是+-1.5EV,
在這範圍內的物件都可以拍進來,
超過的話不是過曝全白,就是掉進暗部全黑了。

所以使用點測光,在拍攝前就可以知道畫面中各部位的明暗程度,
也知道什麼部位可以拍進來,什麼部位不行,
拍進來的部位,也知道它是亮部、中間部,或是暗部,
以此就可以充分掌握這張畫面。
如果訓練到能用眼睛觀察就知道可以拍或不能拍,以及拍出來效果大概是怎樣的話,
觀察能力就會更犀利、自由度更高,更能找出別人找不到的題材,
因為別人必須拍了才知道,而我們卻是用看的就知道能不能拍。

照舊圖片說明之類的,不要太計較了,
以後有空再補上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athyjerry 的頭像
    cathyjerry

    Cathy Jerry的碎碎唸

    cathyj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